央廣網(wǎng)北京7月9日消息(記者費權 通訊員李凌雪)今年二月,60歲的趙先生收到了自己作為一起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件原告的判決書。判決生效后沒過多久,保險公司的賠償款如期到賬。欣喜之余,趙先生不忘囑咐家人定制一面錦旗,感謝法官的認真負責。

事情還要從兩年前說起。2023年7月,趙先生騎電動車與一輛私家車在某路口發(fā)生交通事故,兩車受損,趙先生受傷。經(jīng)交警大隊認定,私家車司機承擔事故主要責任,趙先生承擔次要責任。

當天,趙先生在司機陪同下到醫(yī)院門診進行檢查,診斷結果為肌肉損傷、腰椎滑脫、關節(jié)痛。由于平日里就有腰痛的毛病,趙先生覺得并不嚴重,決定先行回家休息,慢慢處理事故賠償問題。

在家中休養(yǎng)月余,趙先生愈發(fā)覺得身子不爽利,于是再次到醫(yī)院就診。這一次,醫(yī)院診斷結果為腰椎滑脫、腰椎管狹窄,并建議住院治療。于是,趙先生在醫(yī)生安排下接受了腰椎部的手術。出院后的趙先生將事故司機、保險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兩被告承擔事故賠償責任,賠償其各項損失。

此案中,交警部門已經(jīng)劃分過責任,為何仍有爭論?

仔細梳理案卷材料后,承辦法官王曉然找到了雙方的爭議焦點。趙先生在事故發(fā)生前腰部有舊疾,經(jīng)司法鑒定,術后傷殘等級為十級,本次外傷參與度為30%。保險公司認為趙先生住院診療時間中斷,對醫(yī)療費用的合理性及責任承擔比例提出異議。

秉持著“如我在訴”理念,王曉然多次組織雙方當事人舉證質證,耐心幫助原告梳理入院診療時間和細節(jié),對關鍵證據(jù)進行細致核查。同時嘗試邊審邊調,不厭其煩釋法說理,既闡明侵權人和保險公司應承擔的法律義務,又引導原告合理調整訴求,為雙方服判息訴打下了心理基礎。

發(fā)生事故時,趙先生已臨近60歲,即使在事故前有腰部病癥,也屬于個人體質狀況的范疇,其自身疾病與交通事故的發(fā)生并無法律上的因果關系。根據(jù)我國民法典相關規(guī)定,原告對損害的發(fā)生或擴大沒有主觀過錯,不能因個人體質對事故造成的傷殘存在影響而承擔責任,也不能減輕侵權人應當承擔的賠償責任。在交警部門責任認定基礎上,法院酌定趙先生與司機按3:7的比例分擔責任,保險公司對趙先生的損失先在交強險范圍內予以賠償,超出部分再承擔70%賠償責任。

責任明晰了,損失具體應如何賠、賠多少?

考慮到原、被告前期爭議較大,為了最大限度消除雙方對于案件細節(jié)的疑慮,定分止爭,王曉然在判決書中運用表格形式,逐一列明醫(yī)療費、營養(yǎng)費、傷殘賠償金、護理費、交通費、精神損害撫慰金等賠償項目的計算依據(jù)和賠償金額,同時注明已由被告墊付的金額、應由保險公司賠償?shù)慕痤~,讓所有內容一目了然。

判決作出后,被告保險公司主動履行賠償義務,原告趙先生及時收到了全部賠償款。

這天,趙先生親手將錦旗送到法官手中:“王法官,謝謝你細致入微明斷是非,判決書里每一筆計算,每一項金額都清清楚楚,我通讀一遍就看得明明白白,真的心服口服!

編輯:谷欣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wǎng)”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wǎng)“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lián)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chuàng)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