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干渠工程渡槽

北川濕地公園(海龍 攝)

石頭峽水庫庫區(qū)

管線開挖

蓄水池頂板立模

熱熔管道

測量隔離刀閘觸頭溫度

引水澆地

在互助縣丹麻鎮(zhèn)東丹麻村,引大濟湟田間配套工程的水已進入海拔2600米的田間地頭,這讓祖祖輩輩在旱地里辛苦勞作的村民激動不已。

通水澆地。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省水利廳提供

2023年,引大濟湟工程實現(xiàn)全線通水,2025年,引大濟湟工程實現(xiàn)全面竣工驗收、整體投入運行,這其中,從調水總干渠、西干渠、北干渠工程干支渠的逐步建成,到水庫、隧洞、渡槽、倒虹吸建設中困難的一個個攻破,再到工程田建配套項目的完善,這條總長數(shù)千公里的“水脈”,凝聚了青海水利人29年的汗水與心血,將有效改善湟水流域水資源短缺、干旱山區(qū)用水難等困局,為青海東部地區(qū)高質量發(fā)展提供更強大的水利支撐。

引大濟湟工程從青海省東北部大通河調水,穿越祁連山余脈達坂山引入湟水流域,橫跨青海東部地區(qū),其中,調水總干渠、西干渠、北干渠工程干支渠總長達1200公里,連通5座重要水庫、272個隧洞、290 個渡槽、117個倒虹吸;西干渠、北干渠工程田建配套項目管線達5990公里,有2299座蓄水池、86395個各類井池、給水栓。工程受益范圍覆蓋1州2市5縣(區(qū))的75個鄉(xiāng)鎮(zhèn),是我省有史以來建設規(guī)模最大、綜合效益最廣、受益群眾最多的戰(zhàn)略性引調水工程。(記者王臻)

編輯:汪曉青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lián)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chuàng)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