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風拂面,秋意漸濃。在江蘇省鹽城市濱?h海岸邊,長達45公里的宋公堤,日夜阻擋海水沖擊。

新四軍在鹽城阜寧成立抗日民主政府后,管轄如今濱?h區(qū)域,首任縣長宋乃德1941年帶領軍民筑成近百里的攔海大堤,改變了當?shù)睾;碱l發(fā)、百姓流離失所的狀況,當?shù)厝罕妼⒋蟮虇咀鳌八喂獭薄?/p>

屹立海濱的宋公堤,時至今日依舊見證著民心所向的幸福故事。

距離海岸13公里的濱海縣小街村,數(shù)十年來深受宋公堤的庇護!拔业母赣H參與修筑了宋公堤。海堤建成后,這里的百姓過上了安穩(wěn)的日子。”村民楊懷祥清晰記得父親講述的故事。

2020年,小街村開始建設農村社區(qū),共分兩期建成210幢新式民居,社區(qū)配套建設了便民服務中心、警務室、衛(wèi)生室等公共設施。步入社區(qū),一排排白墻黛瓦的兩層農家小樓整齊排列,社區(qū)內道路干凈、綠樹成蔭,房前屋后還修建了小菜園。

有“面子”更有“里子”。屋內,空調、冰箱、電熱水器、抽水馬桶等一應俱全!耙郧笆恰婚T兩窗、六十平方,前面柴房廚房、后面豬圈茅房’,大伙住得分散,生活不便。現(xiàn)在變成了文明和諧的農村社區(qū)。小區(qū)里還有閱讀、健身等場所!睏顟严楦锌灰选

基礎設施的完善和豐富,讓更多年輕人選擇留在小街村。每到周末,26歲的村民盧藝都會去文體活動中心打一場羽毛球。盧藝說:“如今開車10分鐘,就能到達健身房、奶茶店、電影院,家鄉(xiāng)的生活也很精彩。”

“以前,濱?h農村地區(qū)基礎設施較為薄弱。順應民意,我們把提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工作重點,持續(xù)改善人居環(huán)境,配套建設市場、便民服務中心等公共設施,為群眾提供多樣化服務。”濱?h住房城鄉(xiāng)建設局副局長姜豪說。

近年來,濱?h緊緊圍繞農房改善、特色田園鄉(xiāng)村創(chuàng)建等工作,不斷加大基礎設施投入的獎補力度,通過進城入鎮(zhèn)、維修加固等方式累計改善農房20621戶,建成農村社區(qū)51個,基礎設施方面累計投入3.03億元。

如今,在宋公堤上,一條嶄新的海堤公路宛如玉帶。沿海堤公路驅車向南,一路上風力發(fā)電、綠色儲能、海洋牧場等項目正在加緊建設。在不遠的將來,這些工程將為小街村群眾送來新的幸福。

編輯:智陳陽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lián)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chuàng)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